“水电湘军”闪烁东非水乡

liukang20242天前今日吃瓜633
通讯员 王济林 全媒体记者 孟姣燕
9月26日,在“东非水乡”乌干达,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和我国驻乌大使张利忠到会卡鲁玛水电站竣工典礼,庆典现场欢欣鼓舞、热闹非凡。
卡鲁玛电站全面建成投运,乌干达电力装机总量提高50%,宣告缺电前史的完结。这座由我国和乌干达一起建造的超大型水电工程,浸透“水电湘军”等对外工程承揽企业在内的参建各方共建中非命运一起体的不懈努力。
生态之选
尼罗河横贯乌干达全境,在乌近1000公里河段构成近百米的落差,妥妥的天选水电开发之地。更为美妙的是,这些河段上散布着维多利亚、基奥加、尼亚和艾伯特等多个天然湖泊,这些大湖的天然调节作用,保证了河段终年相对均衡的径流量,即便不建高坝提势储能,仍能满意全年水力发电的需求。
乌干达是全球人均电力消费最少的国家之一,乃至是在人口聚居的大城市也面对间歇性供电。
2013年,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发动世界投标,我国电建世界工程公司选用EPC方法中标该项目,素有“水电湘军”之称的我国水电八局牵头组成联营体,迅即出场开端了工程建造。
因为电站紧邻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的默奇森瀑布国家公园,怎么处理工程建造与生态维护之间的对立,成为项目建造第一个难题。
卡鲁玛是乌干达境内尼罗河规划的7个梯级电站中的第3级,规划装置机组6台,总装机容量600兆瓦。从前期规划到实践施工,项目都充分考虑了对环境敏感区的维护。比方,为削减地上修建和对地表的扰动,首要电站纽带安置在地下几十米深处。
依照这个规划,需要从地下开挖出近500万立方米岩石,才能将引水式发电体系安置进去,相当于50个北京奥运会“水立方”场馆的体积。整个巨大的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占了卡鲁玛整个工程量的80%。
在坝型挑选上,建造者充分利用了尼罗河径流量大而均特色,选取了仅有十余米的低坝计划,几乎没有上游库区,不会形成吞没丢失,也根本不改动河道径流情况。一起,项目还建造了专门的生态鱼道,下降大坝对洄游性鱼类的隔绝影响。
这些颇具我国才智的建造计划,实在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乌干达国电公司现任卡鲁玛项目经理保罗为此表明:“我国企业的规划计划实在维护了当地生态环境。”
友谊之光
多年的建造让水电站所在地传扬着不少我国企业和当地居民调和共建的故事。
罗拉村的水井年久失修,乡民面对断水窘境,得讯后的项目部我国职工收购来设备配件,冒雨完结设备替换,这口井由此成为摩西村长和乡民们口中的“爱心井”。拉姆奥克拉村有一座危桥,离卡鲁玛工地有4小时车程,但收到求助信息的项目部依然驱车前往,接连奋战2天完结危桥修正,为乡民们架起了“连心桥”。还有帮忙动物维护局解救野生动物,救援当地倾覆大卡车,定时慰劳捐助当地校园,安排工地医院为当地乡民义诊等,这些故事不乏其人。
卡鲁玛项目建造并非一往无前,疟疾横行的生活环境,观念纷歧的作业理念,疫情暴虐和电力消纳的忧虑等,都曾阻止工程脚步。但经过调和共建,我国企业与当地政府、项目业主、监理公司紧密联系、洽谈交流,不合得以消弭于无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开工以来,项目部聘任当地职工占悉数用工人数的85%以上,高峰期签约当地工人近6000人,并经过专业技能训练为当地训练人才。
项目部乃至还自动聘任残疾人,为他们供给量力而行的作业岗位。从事后勤作业的莫妮卡,左手因战乱而残疾,在项目部作业了7年。她说,非常感谢我国电建的特殊照顾。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水电湘军点亮“东非明珠”,乌干达最大水电站竣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王济林)9月26日,由我国企业承建的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竣工典礼举办。这座乌干达最大的水电站,凝聚着包含水电湘军——我国水电八局等参建各方共建中非...

友情链接: